[] 炎热的夏天已然过半,秋天已在向我们招手,而我们的新一期太阳膜横向评比,又在这个季节交替之际到来了。这期我们做高端的!
有人问,既然都做了一期,成绩也都不错,为什么还要做高端的?有钱烧的?专骗冤大头是吧?在中低端产品线中,在隔热能力和透光性上,你总要去面临一些妥协和取舍,而在高端产品线中,它则可以更好的兼顾你的综合需求,简而言之:鱼和熊掌,我都要!
首先,大部分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基本都具备比较高的紫外线的能力,对紫外阻隔需求很低。而在红外线阻隔方面,多数前挡都能到70%左右,虽然看似具备一定效果,但你还是会被晒成狗。侧面玻璃的紫外线、红外线阻隔率都要更低一些,提升空间更大,也是隔热的重点。
对于普通的太阳膜产品讲,要透光高,就势必要牺牲一些隔热性能,要隔热特别棒,透光率势必会受一定的影响,前挡膜还好,毕竟透光率不能太低,而侧挡膜如果想要高隔热,往往都要牺牲一些透光来换,要么就是透光上去,隔热下来,反正你一直都在做取舍,这是高性价产品线的太阳膜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。
而在高端产品领域,因为预算和成本的增加,我们大家可以选择技术含量更高,用料更好的产品,隔热性能和透光率的整体表现要比前者好很多,比如侧挡,还可以在浅色膜上也把隔热和透光做到非常非常高的水平,这就是高端膜产品力的最好体现。
说到采购产品,这也是个难题,要做到公正公平,就不能走商配,还不能明目张胆的买,人家也不会卖给你做横评,所以我们的贴膜都是从固定的渠道统一采购而来,最大限度的确保了真实性和可参考性。
说到如何挑选太阳膜品牌产品,穷尽肯定不现实,贴膜这样的一个东西很像智能手机,代工厂其实就那么几个,大家基本都是贴牌生产,要真说买齐所有的品牌,一是难度太大,二来也没那么大参考性。
进口品牌方面,经过市场的多年沉淀,保有量大,且还在继续推陈出新的已经所剩无几了,威固、龙膜、3M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,能算得上是本次参测中进口品牌的代表作了。
国产品牌方面,我们找来了今蓝、康得新、中凌这些国内最有代表性的国内的大厂产品,很多贴膜品牌都是出自它们之手,也基本代表的如今国产阵营的趋势。毕竟横评的意义更多的还是给大家一个方向上的参考。而不是为了凑数搞得好像大而全,最后大家看了依旧很懵,依旧买不到对自己最合适的东西。
侧挡贴膜我们分别准备了深色和浅色产品,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更多样需求,侧挡的命名方式很有特点,数字小的代表透光率相对低的深色膜,数字高的则是透光率相对更高的浅色膜。(侧挡膜价格包含除天窗、后挡以外的部分)
选择一款贴膜产品,不仅是一定要通过数据表现来判断,还需要结合红外主观测试一起,再通过你自己的使用需求来综合判断,才可以找到最对自己最合适的产品。
有点懵?没必要!实际上对于太阳膜产品来讲,最主要的数据就是两点:红外线,透光率,基本上所有车子的原厂玻璃都带有一定的隔热能力,只是很少,尤其对于紫外线的阻隔实际上并不低,有的车子原厂就能拥有30%甚至更高的阻隔率,大家不用太过于纠结紫外线阻隔,只要是正经的产品,基本贴上都能到98%甚至以上,重心还是要放在红外线和透光率上才对。
热不热,最主观还是看红外线,而透光率则关乎我们的视野,前挡膜红外线%就算很不错的了,保证了行车视野同时又具备了非常高的隔热效果。大家选侧挡膜,也是基于这个逻辑就可以,当然,这终究是要取决于这款产品的总隔热率,并非红外代表一切。有一点要注意,侧挡的深浅,对透光率是会有影响的,只是影响多少的事儿,这和你的隐私需求、个人审美有关,自己权衡好就得。
最后,透光率这个事儿,最好自己亲眼看一看实际效果再说,透光率高,和视野清晰不模糊不晕并不是绝对关系,有的膜即使透光率表现不错,但也有几率存在看着不太舒服或者晕的情况,一定要理论结合实际感官去选。
低调的外观和内饰很容易让大家忽略掉宝马M760Li的存在,但是拥有市面上几乎绝迹的V12发动机的它又能轻而易举的勾引到你。作为家族旗舰车型,M760Li没选高高在上,依旧拼尽全力的展现其驾驶乐趣,丝毫没有因王者气质而丧失掉家族的精髓。
除了12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给你带来的马力盛宴之外,我们仍旧是被宝马工程师的功力所折服,一台大型车可以在绕桩时展现的从容感,真的是这个级别车型上难以遇见的。尽管因为旗舰身份,不得不在操控方面有所妥协,但M760Li仍是这个级别最有驾驶乐趣的一台车。
旗舰中的旗舰,只属于金字塔尖上那一小众人才会选择的车型。宝马M760Li就是两种极致的结合体。V12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代表了人类在机械方面的最高造诣,但低调的外观和内饰却又让它的主人能不动声色的享受它。同时,别忘了宝马出品的车型,在操控方面从来都是标杆级的水平。更别忘了,它是一台M Performance车型!
经过中期改款的7系,每一处豪华的诠释都是触手可及,而价格也并非遥不可及,这就是我一直所坚信的产品力至上原则。尽管宝马7系一直以来730Li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销量空间,但我始终认为,六缸以上的豪华车才更能诠释它的真谛。虽然此次调整过后,新款7系稳重感更强,但与奔驰S级相比还是不占优势,可进化道路没选错,我相信超越是迟早的事。
此次改款后,7系有了一些商务的样子,整体更沉稳。但从外在来说,还是奔驰S级更具有代表性。
开起来很综合,对于舒适的照顾很到位。这应该是大型车中开着最有意思的一个了。
6.6T V12,3.7秒,四座,248.8万,把这几个数字摆出来就够了。动力、操控、舒适性都不是问题,它还做到了均衡,那种拎出哪块都是顶尖的均衡。
M是它的前缀,却是你不必太在意的头衔。这辆最好的7系,也是该级别排量最大的大型车,却有着名不符实的低调和舒适。当然它依旧值得拥有,毕竟V12,8AT,四驱,你没法在第二辆大型豪华车上找到了。
低调奢华有内涵且高端大气的全功能房车,但连续高负载驾驶时机油温度和水温会明显上升,即便是这样也有着着无与伦比的驾乘感受。
不能否认,宝马730Li的综合性能很好,“性价比”也很高,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花费接近100万去买一台搭载4缸发动机的旗舰级轿车,真的是差点儿意思的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宝马740Li领先型会是他们的合适选择,须知道它有更强的性能,更有气势,也更符合7系该有的气质,最主要是多花十来万对这些消费者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大事情。依我所见,买宝马7系还线Li。另外,这一代宝马7系的进步也是值得称赞的,性能更强、燃油经济性更好、行驶更舒适、科技感也更强。
虽然2.0T发动机的动态表现足以让7系不丢“老大范儿”的气场,但我觉得这台搭载6缸发动机的740Li才让它的老大形象更到位。加速和制动成绩都足够让人满意,豪华配置也足够全面,再加上这一代7系所反映出来的科技感,让这台740Li兼具了气派和前卫,挺能打动慢慢的变多年轻的大佬们,竞争力还是挺强的。
这是一辆无论是自己开还是坐在后排都能让人十分享受的宝马,很好地诠释了“开宝马坐宝马”。作为品牌的旗舰车型,拥有顶级的配置、漂亮的参数对7系而言都是理所应当的,而实际上它也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。至于本次我们试驾的740Li,它对喜欢7系的朋友是十分好的选择,价格适中,既避免了买低配的那种心里尴尬,也拥有旗舰车型该有的气质。
宝马7系上使用了2.0T发动机,虽然很多人都不认可,但事实上,加速快、油耗低,行驶品质和六缸发动机相比也没有过大的下降。同时价格、税费还有优势,对于买来自己开的朋友,何乐而不为?
之前测试了750Li,确实是台好车,但是高高在上的价格和昂贵的后期费用让它变得有些高不可攀。这次730Li一下变得亲民了不少,更何况开起来的感觉也给人有不少惊喜,如果价格线万以内,那将极具竞争力。
单从动力上说,2.0T发动机驱动这么大的一辆宝马7系已经够用了,我们实测的0-100km/h加速成绩6.3秒,根本不慢!但是说实线T发动机还是显得不够从容,稍微轻踩一下油门发动机转速就上3000rpm了,让人觉得有点别扭。如果你对于转速什么的不是太敏感的话,选择这辆车还是可以的。
全新750Li xDrive再次证明了宝马家族对于运动精神的持之以恒,尽管这次新车型的舒适性和豪华感比老款大幅度的提高,但怎么看这些都是运动基因的附属品。而多项创新性科技配置也让这款新车格外抢眼,若不是一些功能上的小瑕疵,我觉得是可以给它10分满分的。
新7系代表了宝马对于当下及未来十年大型豪华轿车的理解,它的产品力足够强,各项功能/性能相比上代车型提升显著,只是在大型豪华车应该有个怎样的造型方面有所争议。能预见,新7系将会赢得更多希望掌控驾驶同时兼顾乘坐的新生代富豪的青睐。
有个事儿特别逗,由于和S级的竞争日趋白热化,7系的这次换代颇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,我们在它身上找到了许多S级的影子,就像是两个小孩在比谁手里的玩具多似的。你有香氛系统,我也来一个;你有后排一键躺姿、一键调整副驾驶座椅,我不但有,而且低配就带小桌板;你有后排娱乐系统,还带遥控器,脆给来个平板电脑遥控……不过在科技装备上7系显然是领先于S级的,手势控制是个很新鲜的东西(不过识别率不行,多半是个噱头),跟智能手机一样的钥匙也特别酷。面对同级老大S级,7系这也算是另辟蹊径,相信可以抢到一些市场。
新款的宝马740Li换装了新的动力总成,尤其是8AT变速箱更强调舒适性和经济性,作为一款豪华车操控和运动性不是它所擅长的,四驱系统也是增强了日常行驶的安全性,特别是在雨雪湿滑路面作用更明显。遗憾的就是一些高科技配置并没有在这款车型上出现,相比同级别竞争对手配置上略逊一筹。
全新7系的重点是更新动力总成,如果按豪华车的标准来看,它的配置可能并不到位,不过四驱系统在北方地区有更好的适应能力,是个好消息。
新款740Li换装N55发动机,新增xDrive这款车型,配置足够周到,四驱系统对于日常驾驶安全性也有一定帮助,只可惜像LED大灯和夜视等宝马宣传的很多高科技装备没再次出现在它的身上,这使得它在竞争对手面前显得优势不够强大。
没什么说的,之前的宝马7就是糊弄事,这一代宝马7才是真正用心做的一代,从动力到配置一概高水平,就单凭3.0T、4.4T、6.0T三款发动机就足以说明宝马的重视,未来日子里等着看奥迪A8的表现了,奔驰和宝马已经在豪华车彻底发力了。
BMW的新一代旗舰,其实750Li才更值得买。全新的发动机,4.4升已超越了上一代V12 6.0的表现。豪华性提升,科技性更是突飞猛进。不过宝马现在是不是有点钻牛角尖了,一台7系,居然搞出那么多驾驶模式。
新宝马750Li的4.4L双涡轮发动机线秒多的加速成绩可完全扮演马路杀手!在几种驾驶模式下,该车可以在绝对舒适和相对运动之间切换,这也使新7系成为司机位置的乐趣与享受!另外,多种驾驶辅助功能也很好用,像偏航提示以及抬头显示功能等等,为此,我们也看到了7系对前后排均衡性理解的又一进步。
没啥说的了,宝马在7系上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,现在只剩下不思进取的奥迪A8L独自落后了,奔驰S有品牌,新宝马7有性能有技术,现款奥迪A8有什么?呵呵......740Li的价格和产品特性都让我满意。
毫无疑问的豪华高科技旗舰,宝马新740i又将顶级豪华车从新定义。动力和配置都是最先进的,不过试的这台车没有后轮转向比较可惜了,这可是7系动如脱兔的秘密所在,所以1分差在这里。另外欧洲所有宝马车型都有的自动起停和刹车能回收,为什么在国内的旗舰车型上也不装备呢?在中国就不需要环保了吗?
凶悍、霸气才是宝马7系的风格,上一代的有些呆板样子实在让我没什么好感。新宝马740Li在豪华设备做了升级,夜视功能和新iDrive系统 成为了其中的亮点配置;动力方面,该车也拿出了真本事,双涡轮发动机性能非常出色,我想它会成为一代经典。
宝马750的后座给我印象较为深刻,虽然在驾驶750的这些日子里,我一直充当“小弟”的角色,但是对于后座的向往是持续不断的,宽大的可调座椅是身份的象征。相比来看,750的前排功能有些繁杂,上手难度较高,所以我们提议750还是用来坐的,而不用来开。
在7系这个级别中,我们已很难再去挑剔什么。第四代7系经过几年的发展,从内到外都已达到了产品最成熟的时期。在这个级别中,对消费的人购买意向起决定作用的,可能更多的是品牌和产品文化上面的差异。第四代7系问世已经5年有余,在和对手的竞争中也略显老态。
宝马7系的档次并非只是体现在配置上,成熟的气质、先进的技术与人性化的设计让它成为了理想中的座驾之一。除此之外,750Li还提供了一种很特别的驾驶感,贴合性极好的座椅,强劲的动力也可激起后排乘客的驾驶欲望。在这两点上,750Li将宝马式的舒适感与魅力展现到位。